深夜,進出地下車庫的車輛在行至坡道時,發出惱人的“哐哐”聲,剛剛入眠的居民再次被驚醒,本就存在睡眠障礙的居民痛苦不堪……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?又該如何解決?四川北路街道邢長居民區給出了治理答案↓
“現在噪音小多了,晚上終于可以睡個安穩覺了!”家住虹葉花苑小區10號樓的李女士欣喜地說道。近日,隨著小區約1500平方米的機動車庫進出口坡道改造工程的完成,曾經因路面不平,導致車輛出入發出“哐哐”聲的現象消失不見了,周邊居民迎來了一個安靜舒適的生活環境。
網格黨建迅速發現問題
虹葉花苑小區是一個擁有多棟高層建筑和地下停車場的商品房小區。隨著時間推移,小區地下機動車車庫坡道混凝土地面因磨損嚴重出現開裂現象,導致雨天車輛進出打滑,存在安全隱患。不僅如此,由于地面不平等原因,還會導致車輛進出發出噪音,嚴重影響周邊居民的生活。
居民李女士家住10號樓,樓棟右側緊鄰地下車庫的其中一個出入口。“每進出一輛車就發出‘哐哐’的聲音,白天大家都外出上班,受的影響較小,一到晚上可就‘遭罪’了,好不容易剛剛躺下,就再次被吵醒。”李女士表示,一到晚上自己就將靠近車庫一側的窗戶關緊,可即便如此,仍舊阻擋不住噪音入戶。
在小區里,像李女士這樣備受困擾的居民并不在少數,大家迫切希望能盡快解決這個問題。
改造前
依托網格化黨建工作體系,邢長居民區黨總支發現了問題,立即組織業委會、居民代表進行實地走訪調研。經查,小區多個地下車庫進出口坡道路面均存在條狀水泥面層脫落、坑洼不平的狀況外,坡道周邊墻面還存在污漬嚴重、進出口處燈管生銹、不亮燈和坡道與地下車庫銜接處鐵皮墊移位等問題。
民主協商破解難題
為改善地下車庫環境面貌,解決群眾心頭的“煩心事”,今年5月,四川北路街道將虹葉花苑地下車庫坡道改造列入大興調查研究課題,相關職能科室召開了研討會議。獲得街道支持后,居民區黨總支又牽頭居委會和小區黨支部、業委會、物業公司等各方力量多次召開小區綜合治理聯席會議,共同商討解決方案。會議期間,還組織“三駕馬車”、黨員和居民代表實地走訪、聽取周邊居民意見,并針對存在的問題逐一進行綜合研討,制定解決方案。
召開聯席會議
此次改造工程還踐行“全過程人民民主”理念。施工前夕,居委會為業主們搭建了議事平臺,通過平臺,業主們協商制定了施工期間車輛進出的過渡方案;施工期間,業委會成員和居民代表多次到現場監督實施、協調施工過程中的各類問題。
在各方共同推動下,地下車庫改造工程很快完工。記者在現場看到,在原有設施的基礎上,坡道兩端還設置了靜音減速帶。“坡道表面采用耐用的環氧樹脂材料,具有靜音防滑的作用。”居委會主任劉海炎補充道。
改造后
車庫頂部原本污漬斑駁的墻面也作了重新粉刷,燈具統一更換成LED吸頂式日光燈,轉角處還安裝了反光鏡,提升車庫整體安全性。
此外,為避免汛期雨水倒灌進車庫,在街道管理辦的指導下,施工方還在坡道兩側增加了防汛擋板,并更換了一批車庫排水溝蓋板,增強排水防澇能力。
改造工程既改善了地下車庫的環境又提升了安全性能,這讓全程參與其中的居民戴女士十分滿意,“現在的坡道不僅美觀、實用,防滑性更高了,進出更安全了。”
車庫改造只是其一,至于后續的管理和維護,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康琳表示:“除了繼續發動‘三駕馬車’力量加強巡查外,還將通過網格黨建、樓組黨建分區域包干,利用熟人社區的優勢,吸納更多居民加入到‘第二樓組長’梯隊,共同參與到地下車庫管理等社區事務中,努力讓居民群眾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有更多獲得感。”
記者:張城凱
圖片:四川北路街道、張城凱
編輯:張城凱
咨詢
熱線
手機
版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