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持續鞏固提升和源祥邸小區生活垃圾分類成果,展現小區分類“新時尚”風貌,彭浦鎮按照垃圾分類精品示范居住區“五精”標準,對和源祥邸小區進行升級改造。和源祥邸居委會、業委會、物業組成的“三駕馬車”齊頭并進帶領黨員、志愿者不斷優化社區治理模式,依托社區自治,形成多元參與、共治共享的垃圾分類新格局。與此同時,垃圾分類理念進一步深入小區居民內心,融入了居民的日常生活。
建設分類文化新陣地
為有效推進垃圾分類工作,在小區內營造良好分類氛圍,小區“三駕馬車”采用了豐富的宣傳方式:在小區設立文化墻、文化連廊,張貼垃圾分類海報,設置垃圾分類標語,使居民們能夠更加直觀地了解垃圾分類的相關信息。此外,小區的“青春社區”也為垃圾分類添磚加瓦,青年志愿者們協同居委會和物業定期進行垃圾分類定向宣傳,找出分類工作中存在的薄弱點,消除了小區小包垃圾落地現象,提升垃圾分類成效。
青春社區
文化連廊
文化墻
分類標語
定向宣傳
海報
設置綠色花卉展示區
養花是小區內許多退休居民的興趣愛好。自垃圾分類工作開展以來,小區居民經常自發地將自己精心養護的盆栽擺放在小區的公共區域,與大家進行裝飾和展示交流。現為了更好地滿足居民的需求,同時考慮到垃圾箱房改建的實際需要,經過居委和物業的協調,和源祥邸小區在垃圾房西側平臺上設置花卉展示區。展示區的設計,既考慮到了垃圾箱房的使用需求,又不占用過多的空間,滿足了居民日常展示交流的需求,并增加了鄰里之間的感情。如今這些五顏六色的花卉綠植,為垃圾箱房周邊增添了一份生機和活力,投放環境也變得更加宜人、舒適。
投放環境更舒適
2019年,為滿足當時小區分類投放的需求,彭浦鎮在小區大門東側建造了一個生活垃圾箱房。時間飛逝,當時功能齊全、外表靚麗的垃圾箱房已出現損耗,配套設施也略顯滯后。現在,通過對其進行二次改建與合理化布局,如今的垃圾箱房變得更漂亮、更實用了。
改造前
改造中
改造后
實現無接觸投放
小區在原有的干濕垃圾投口處增設紅外線感應裝置,實現了投口自動開啟的功能,讓居民無需任何接觸便可進行垃圾投放,減少細菌傳播,使投放垃圾更舒適、更便捷、更安全。
增設存桶區域
小區在生活垃圾房對面合理劃分區域,在不減少原有使用空間的前提下增加了不銹鋼存桶區,讓投放環境變得更加整潔有序。
排水系統改造
小區對箱房點位周邊進行排水系統改造,延長排水槽的長度和寬度,使用鏤空的排水蓋板,提升了保潔員日常洗桶和地面污水清洗的效率,同時避免清洗容器后產生污水堆積所引起的蚊蠅滋生。
除臭滅蚊防細菌
小區增設了通風設備、除臭設備和紫外線滅蚊燈,有效防止生活垃圾箱房周圍異味產生和蚊蟲滋生,為居民創造了更加舒適、健康的投放環境。
回收服務精制化
為打造垃圾分類精品示范居住區,彭浦鎮對小區可回收服務點進行改造,通過重新規劃布局,增加格擋,將可回收物精細化分類,以玻、金、塑、紙、衣五分類為基礎,按照小區每個類型的可回收物產生的情況,預留相應的存放空間,使室內存放點更加整潔有序,方便居民投倒的同時也提高了保潔的工作效率。
編輯:路景斕
信息來源:彭浦鎮采編基地
可能你還想看
?靜安這八座公園有草坪可以“踩一踩”!“踩”與“不踩”的草坪有何不同
?成功簽約第60臺!靜安這個居民區的“老房圓梯夢”進度條,加載大半!
咨詢
熱線
手機
版本